大众网记者 孙莹 通讯员 侯钦然 淄博报道
“哇,这幅画竟然是织出来的,太神奇了!”稚嫩的惊叹声在周村丝绸文化博物馆中回响。7月18日,淄博市周村区丝绸路街道立家社区文化书院携手淄博职业技术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红星”社会实践队带领辖区儿童走进博物馆,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非遗研学”暑期公益课堂活动,让传统文化在童心中生根发芽。
在解说员的引领下,孩子们踏上了一条流淌千年的丝绸长河。他们系统探寻了周村丝绸从古至今的辉煌脉络,尤其被大型软陶微缩泥塑作品《百年商埠丝路长》深深吸引。精巧的泥塑场景栩栩如生地重现了古代周村人种桑养蚕、缫丝织造、染整加工直至丝绸远销海外的全过程,将丝绸产业链的每一环都浓缩于方寸之间,让孩子们直观理解了“一丝一缕皆辛苦”的匠心传承。
当指尖触摸到光滑柔韧的现代丝绸产品,尤其是丝绸书页的温润质感与丝绸画作的绚烂光影时,孩子们发出了更为热烈的赞叹。这些创新产品打破了他们对丝绸的传统认知,将古老技艺与现代艺术完美融合,展现出丝绸历久弥新的非凡魅力。
“这次活动最宝贵的,是让孩子们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亲近丝绸文化。”大学生志愿者说道。从微缩场景的宏观呈现,到亲手触摸的微观感受,孩子们全方位、沉浸式地领略了周村作为“丝绸之乡”的深厚底蕴。这种零距离的体验,远比书本上的文字更深刻地触动了他们的心灵。
惊叹的眼神映照出千年技艺的光华,一粒粒文化自信的种子已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下。此次研学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探索,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它让周村丝绸的千年传奇真正“活”了起来,以最生动的方式走进了下一代的记忆,织就了他们心中对民族智慧最真挚的认同与骄傲。下一步,立家社区将持续推进“文化书院+”模式,联合辖区高校、机构等多方资源,开发更多适合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文化体验项目,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来源:大众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2023@xxcb.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内容咨询及合作:19176699651;yuanshipeng@xxcb.cn。
举报/反馈睿迎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