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刚过零点,上海百丽宫影院经理亲自撕掉大厅里《哪吒2》的巨幅立牌,而一旁保洁阿姨正扫着地上满满的爆米花,忍不住抱怨道:“终于走了,这半年擦座椅擦得我都快吐了。”
这句质朴的牢骚,道出了全国4000多家影院被《哪吒2》霸占了整整153天的压抑感——60%的黄金场次被哪吒霸屏,连《长津湖》重映版都只能被挤到冷清的上午十点。成都一位独立影院老板无奈地看着文艺片导演跪在空空座椅中砸玻璃的监控画面,最后只能默默换回哪吒海报。
——一、票房神话背后的“吞噬式”排片
154.4亿全球票房的王冠戴在饺子导演头上,谁会想到这数字竟成了行业的耻辱?某院线财务数据显示,片方分账高达52亿,而影院连38元一张票都难以保全。
更荒唐的是,春节黄金档某连锁影院竟然用十个影厅全部排《哪吒2》,隔壁战争片只能挤到上午十点冷门时段,全国60%的影院日票房跌破万元,老板们在群里哀嚎:“放哪吒还能活,放别的全完蛋。”
展开剩余73%这种“贪食蛇”式的排片垄断,令观众纷纷吐槽:“半夜醒来发现所有频道都在重播《还珠格格》是什么体验?这就是《哪吒2》的排片独裁!”
——二、口碑崩塌:从8.5跌至7.2
豆瓣评分仅三个月就从8.5滑落到7.2,最新一星差评占12%。香港观众毒舌评论:“太乙真人的鼻涕梗出现了二十次!”“踩师姐裙子变超短裙,哪来的幽默感?”
山东大学生手握45元票根冷嘲:“半年了票价还没降,学生真是被割韭菜了。”更刺眼的是海外差评,纽约一位妈妈晒出票根抗议:“全片只有三位有台词的女性角色,其中一个还是奶妈!”
陪孩子去看电影的家长们看到那段踩着风火轮撒尿的镜头集体捂脸,连烂番茄上的高赞差评都说:“哪吒和敖丙突然合唱rap,我三岁侄女都捂耳朵。”
——三、分账争议:片方吃肉影院喝汤?
导演饺子控股公司分红7亿的消息一出,网友们把“贪心不足蛇吞象”挂上热搜:“50亿酬劳还不够填牙缝?”
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在上海电影节喊冤:“片方只分得票房35.6%。”但财务数据却显示,片方分账高达52亿,而影院却在亏损边缘挣扎。
更讽刺的是,海外票房连总票房零头都不到,华人影业回应宣发困境:“北美发行让利给影院,分账比例极低。”观众却不买账:“宣传轰轰烈烈半年,结果就这样?”
——四、行业反噬:哪吒退潮后的觉醒
《731》排片率飙升至41%,杭州一家老影院早晨九点便坐满了银发观众,烈士牺牲的片段让人集体泪目,影院经理把所有哪吒周边扔进垃圾桶。
这股“报复性观影”正中观众的心声:“我们讨厌的不是哪吒,而是被垄断的窒息感。”
当抗战片宣传车穿街走巷,工人们用铲刀刮掉公交站牌上的哪吒涂层,电影市场终于从“哪吒暴政”中苏醒过来。
——结语:物极必反的票房警钟
用153天讲述票房狂欢与口碑崩塌的双重故事,《哪吒2》的陨落验证了那句老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当资本裹挟排片,忽视观众审美的多样性时,再辉煌的票房神话也终将被市场反噬。正如社交平台热评所说:“真正的好电影,是给予观众选择自由,而不是被迫忍受一场长达半年的‘还珠格格式’重播。”
这场行业震荡,也许能让中国电影在资本与艺术之间找到更健康的平衡发展之路。
发布于:山东省睿迎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